,父皇为何做这天子?”
朱元璋沉默了,他不敢反驳,怕继续反驳下去,这天子的神圣性,都要被自己的儿子揭破了。
于是朱元璋道:“这是谁教的?”
朱樉看一眼邓千秋。
邓千秋也是服了,当初我举的例子,分明是商人、读书人、农人好不好,怎么你还举一反三了?
邓千秋只好忙道:“陛下,臣的意思是……人要认清利的本质,而后在这利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法。秦王只揭露出了事物运行的规律,可单凭揭露这些是无用的,因为即便知晓,那又有什么用呢?这世上最不缺的,就是看破玄机之人,而真正有本事的,却是能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建立成套礼法,去引导所有人向善的之人。”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露出欣赏的目光道:“这才是谋国之言。”
当然,欣赏的目光是给邓千秋的。
于是又瞪了朱樉一眼:“好生跟着邓卿家学,不要学东西,只学了半截,结果反而闹出笑话。”
朱樉看向邓千秋,心里有些复杂。
这些日子,他可没少麻烦邓千秋,等着邓千秋高谈阔论,然后跑去跟人吹嘘。
慢慢的,他内心也已开始有点钦佩邓千秋了。一方面,这是他主动学习,内心本就没有抵触。另一方面,邓千秋对问题的看法,确实比从前那些之乎者也的腐儒,确实有趣的多,甚至许多东西,很合朱樉的胃口。
可他心里头还是有些不服。
而如今,他细细想了想,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不经意地从学习和传授知识之中,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
于是在稍稍犹豫之后,朱樉干脆利落地道:“儿臣知道了,儿臣一定好好的学,不负父皇厚望。”
“这就很好。”朱元璋露出欣慰的样子:“伱能如此,朕很高兴,你瞧一瞧你,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