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痕迹。
但是既然来了。总不能看看就走,我们仍然很仔细的四下里走了走,想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当年陵园食殿和围墙的位置,但是绕着走了好几圈,除了看到几块青砖断瓦之外,别的什么也看不出来。
老头牛看我们走了半天了,这才走了过来,给我们指了指当年那食殿还有围墙的大概位置,我按老牛头说的方位来回走了几遍,依据当时的建筑布局特点,差不多也弄清楚了门楼入口的位置,走到那里看了看,地面上破坏的很严重,当年的建筑痕迹一点儿都寻不到了。
老牛头指着后面的山岭告诉我们,那就是“九凤朝阳”的山岭,不过最早以前这山岭子上的树可老多了,后来村子里家家盖房子,也都砍的差不多了,差不多成了秃山了,现在上面的树也都是这几年才种的。
连绵起伏的这道道山岭连成了一片,倒还真像是一条灵龙。盘在那里,龙口向南,龙身蜿蜓。我
让大牙和柳叶陪着老牛头在底下等等我,我则一个人连跑带巅的爬到了山岭上,其实也就是二百多米高,半个多小时的工夫,我就登到了山顶。翘起脚尖四下看了看,心里禁不住的连连赞叹,还真是一处宝水宝地。向南望,平川似毯,尽收眼底。朝北看,重峦如涌,万绿无际。日照阔野,紫霭缥缈。不远处一泓碧水,波光粼粼,缓缓流淌,形似一个完美无缺的金盂。
一边看着,我一边忍不住的赞叹,这里果然王气葱郁,气度非凡,“九凤朝阳”之势虽已有些弱了,但是山形地势仍在,东辽河,兴隆河二水环绕弯曲相映,负阴抱阳,确实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下了山后,我也没有多说别的,让柳叶拍了几张照片后,我则把这里的整体地形简单的画了一下。眼见这里也没有什么别的看头了,相片也拍的差不多了,就张罗着打道回府。
顺着原路往回走的途中,我闲着没事就问老牛头知不知道最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