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姐姐。
同时紧张的还有张三娃。
夫子说,若是明年春闱他也能考上举人,就带着他一起去京城。
李子青也要去的。
几个孩子以及村里的两个举人去了京城没人监督可不行。
那两个举人家里的条件还算可以,有能力送孩子进国子监学习。
张三娃家贫困了些,但这个孩子很是上进,为人也极其不错。
穆公子说了,只要他考上举人,以后他在京城里的一切费用都由穆公子来承担。
这对于张三娃以及整个张家来说,那都是天大的好事。
哪怕张三娃入不了仕,去京城开开眼界也是很不错的。
所以张三娃这段时间也是发了疯的学习,就连去山上找板栗松子的活计都交给了其他人。
而村里一些孩子听闻考上举人可以去京城,也都蠢蠢欲动,学习风气都好了不少。
现如今洪湾村的人家家都不缺银子,缺的是积极上进的孩子。
有了锦文锦武和张三娃的鞭策,这些孩子也都端正起了学习态度,真正有了学习的兴趣。
他们都喜欢和锦文锦武玩儿。
他们去哪里,他们也就都想跟着去。
但考不上举人,就是去了京城,他们怕是也会和锦文锦武的距离越拉越长。
李子青去京城的决定还是孤独璃要求的。
村里的举人上京,哪怕有夫子尽心教导,但身边无人照看着也是不行的。
夫子先去京城,将来估计是要留在京城的。
当年的状元郎,他的志向,定不会是安于一隅,然后苟且偷生。
但李子青也说了,等他将来致仕后,铁定会回洪湾村养老。
那里,是他的根。
京城,只是他实现抱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