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越好。
内阁那边,沈一贯和申时行看着王锡爵:“这下,免不了要跋扈一二了。元驭兄,仗义执言还要赖兄出面。”
王锡爵不以为意:“大不了,明年京察。”
“免不了啊。”
申时行叹着气。
对这一次补选改任不满意的,这次自然不会阻拦明年的京察了。
内阁面对群臣不满,主动提出明年京察,更有进一步让新增加的阁权稳固的意思。
京察就是战场,就是清革对方党羽、纷纷劾奏的时刻。
那么这一年里,就是搜罗对方错漏处、污点和证据的时间。
在朝官员由于这突然的“任前公示”已经纷纷躁动,还没资格在朝的应试举子们也心神难宁。
会试三场,正月初九、十二、十五。
到了将近黄昏时,贡院的大门再次打开。
魏云中、程启南、孟希孔三人再聚首,长吁一口气。
“如何?”魏云中问道。
“岂能说如何?”程启南回望了一下呆了这么多天的贡院,“待二十八放榜吧。”
裁决他们命运的,是会试的主考、同考们。
如今,会试主考两人,一般是阁臣一个加翰林院学士一个的组合,又或者两个六部侍郎的组合。
这次的会试主考,是沈一贯和翰林院编修顾天埈。
顾天埈此前并无太大名气,但他族中的出过大有名气的一人:嘉靖年间做过内阁首辅的顾鼎臣。
他是顾鼎臣的族孙。
主考之外,还有若干同考,他们是阅卷的。
这阅卷官是苦差,但也不见得起不到作用。毕竟若是认出了笔迹或者其中暗示,便可做些手脚。
同考都是由礼部推选的,目前的规则是只从翰林院官和京官中当年登第靠前的人之中选,排除在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