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132章、十大商帮,进退两难

第132章、十大商帮,进退两难(4 / 5)

七成人都在外奔波经营,互相帮助、提携,这才有了徽商的名声。

他们的老家地处南直隶西南陲,却又是江南商帮之中极为有分量的一支。

“不见!”一人脸色难看地说道,“汪家、江家等心忧今年盐政之未定,也只劝咱们莫要固执。”

“这是固执吗?钞关和坐商契税都要多交,如今粮价刚过一两一石,朝廷何以如此大动干戈?”

“龙游王家……怎么说?”

“他们本就不主营北方粮食……这事,说看看江右诸家怎么说。”为首之人悠悠说道,“天下十大商帮,如今晋商在这昌明号的壳子里做道场了。他们其余的生意,大伙都在谋划着怎么清出去。他们到底能亏多少,愿意亏多少,总要探一探。”

在场人都默默不语。

徽州离江西极近,大本营在江西的江右商帮,确实是如今大明粮食生意的主力。

因为他们临近湖广,又亲近南直隶。

江南三省加上南直隶,田赋的格局早已大体确定。这么多年来,湖广是最大的一个增量产地。

而江右商帮毕竟扎根于江西,和南直隶、南京的关系匪浅。

行商毕竟是上不得台面的,在大明开国之时就已经活跃的江右商帮,早已与南京、南直隶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成为许多明面上的商业利益代表。

徽商不过是后来者罢了。

江右商帮所经营,茶、瓷、纸、丝、药、粮、盐……每一样都在大明商业市场举足轻重。

现在主营粮食生意的饶州程家负担最重。

“……一万七千四百余石。”掌柜的向京城这边的东家程仲璋禀报着,“诸家抢买,以我们为首,恐怕已名列密报名册……”

程仲璋昨天才从临清那边赶到京城,闻言紧紧地抓住了手中锦帕。

“三老爷……”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