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135章、谁来替罪,谁要死扛?

第135章、谁来替罪,谁要死扛?(3 / 5)

…阁老这是何意?”郝杰问出了口。

他们都认得出来,这不是申时行的笔迹。

但从长州王家送来的,自然是申时行通过家信回应他们之前的“殷切询问”。

张益看着上面那个“倭”字,其偏旁的单人上,多了一道笔画。

像是划掉,划掉“人”。

张益没说话,叶向高却目光一闪说道:“耿操江若在……”

三个人都闭上了嘴。

申时行显然是不在乎他们会不会都第一时间看到的,但现在已经隐隐传达了态度。

去掉了人,便是委。

委者,本义是粮,也有堆积、托付、任命、推卸、萎靡、顺从、实在等许多意思。

北京城在因粮价暗流涌动,江南是田赋重地,皇帝把江南国本托付给了南京,任命了陈璘、牛应元、王德完这些人过来,探寻不言蠲免引发的漕粮诸事原委吗?

倭字要去人,三人面面相觑。

去谁?去到谁?要如何才能让皇帝确信江南是顺从的,是能够把诸多猜忌和罪责推卸掉的?

在往这边过来路上的耿定力忽然对自己跟在轿旁的家仆说道:“你传信程伯松,让他那些人就在陕西呆着,明年再回来!”

“是。”

他的家仆离开队伍,在雨中转入一条巷子。

一路查访倭寇劫粮之事、拜访到了王锡爵族中的王德完收到了王锡爵弟弟王鼎爵递过来的一封信。

他看完之后,肃然向王鼎爵拜了拜:“阁老高义,德完敬拜。”

“兄长有命,我岂能不遵?”王鼎爵苦笑着回礼,“王抚按,这事却不易啊。”

王德完凝重地点头,而后匆匆告辞。

但想了想,又没有立即返回,而是继续去做一处处查访、叮嘱备倭的事。

只不过他也安排了幕僚,把这封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