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监。
他们的工作主要变成了深入到大明每一处水陆驿,负责组成皇帝私用的一个“邮政局”,专门执行地方奏本向上的传递和皇帝回复向下的发递。
地方上能为每一个水陆驿馆节省一部分费用——因为都知监派在每个驿馆派了人,内帑会为整个驿传体系支付三成耗费。
而每每都是迎来送往的驿馆因为多了一个皇帝眼线,也显而易见地将会重新“清澈”起来。将来会演化得如何,外派的都知监驿传太监会不会成为被打点的对象最终沆瀣一气,那是后面的事情。
驿传体系是如今最系统的信息往来网络,不断完善改进、把它用好,是最必要的“基建”之一。
精简驿站?不,驿站体系恰恰是需要扩充、完善的。
不正是因为往来不便、信息不畅,这才有了山高皇帝远吗?
淮安又到了最忙碌的时候,各总的漕船千帆过钞关。
淮安的水陆驿里,驿传太监收到了北面上一个驿站送到这里来的皇帝手批御札。
形制并不华丽,只是普通纸信封外面,贴了专用的明黄色帝尧麻笺呈文纸封条。
“这一道送漕军总兵府,这一道送总督漕运部院,这一道……”
驿馆里的驿夫原本也是向民户佥派徭役,但如今已经也变成地方的一些科则。民户纳银之后,官府雇募而来。
这个变化在大明大面积普及,还是张居正时期。
驿夫寻常除了照管马、牛、驴等各种牲畜和驿站的交通工具,也需要根据需要做车夫、轿夫、纤夫、力工,做各种各样的杂活。
但现在驿传太监手底下,已经有了三五个不等的专门役夫。
他们开始被称为“御信脚夫”,只专责做一件事:运递奏本和手批御札。
活轻松简单,地位高。
淮安水陆驿的驿传太监分派好了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