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贯回到老家之后,他亲自做表率来厉行优免、避免被皇帝清算,浙江不会冒出什么大问题来。
官员们过去通过宁波宁波市舶司、通过漕河及各种渠道中饱私囊,现在还不算主要矛盾。
眼看舒柏卿在长兴县这么搞也没逼反哪一家,朱常洛对江南局势更有底了一些。
正如自己之前所分析的,大明如今至少“兵威正盛”,内忧外患都不明显。
恩威并施之下,纵然还是有些乱子,但不会很大。
泰昌二年的大明还不是很具备让人觉得造反能成功的土壤,上一个造反的千年世家播州土皇帝现在坟头草刚长过两茬。
于是朱常洛其实多花了不少的时间在看李贽的著述。
老和尚骗人。
《藏书》就有六十八卷,是纪传体史论。老和尚品评了战国至元亡时一共八百多个名人,个个都有他自己的看法,与传统见解出入很大,个个都是为了反对如今的儒学。
这个看着倒是挺有趣,毕竟是品评一个个名人。
但什么《初潭集》十二卷、《焚书》六卷,看起来就要头大得多了。而老和尚这一辈子号称“笔墨常润,砚时时湿”,水出来的文字数量很吓人。
好在李贽反对复古文风,在创作上提倡“童心”,“绝假还真”,直接抒发己见,看起来倒并不算太难。
当然,这也是因为朱常洛已经习惯两年多了。
看过了太多云山雾罩的奏疏、实录,忽然看到李贽的文风之后有一种通畅的爽。
于是就更加纠结了。
“陛下,夜深了。”
深夜的养心殿里,刘若愚和王佳月还等着他。
皇帝这些天确实看得入神,除了览阅纪要、择一些重要题本奏本批朱回信之外,其余时间倒是都用来看书了,每至深夜。
入神到已经有八天没有召人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