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了他的态度。
但理想抱负也是一方面。这天下实则是大家的,这一点无需讳言。但有宰相之实,就在紫禁城内的外朝设衙办公,皇帝提供这样一个开明的舞台,那却只有真正想要施展治国平天下抱负的贤能之士能享受这种尊崇。
随着讨论的深入,申时行、王锡爵他们当然明白了皇帝主要的思路重点。
人事、财计、兵权、监察分开,御书房则成了真正直属皇帝的“秘书内阁”。
这内相最灵活,将来还有巨大的演化空间。
皇帝分开最重要的几个大权给几个人,对朝堂来说最重要的变化是多出三个丞相位置。
而对中枢和地方来说,需要考虑好的问题也有很多很多。
比如说提学按察使将来是该继续由地方提刑按察使来管,还是至少每个省的衙署设置要向中枢看齐?
比如说地方督抚权力极大,尤在地方三司之上,那么又如何平衡中枢里施政院比鉴察院重要、地方上鉴察系统却反而更重要的矛盾?
在乾清宫这正殿里,李成梁一直没有开口说什么话。
他能够第一批被喊来,其实已经是殊恩。
枢密院的武英大学士,这武相当然仍是文臣。但枢密院之中,将来似乎要专门厘定职权了。五府、兵部都在枢密院之下,还把拥有马政小金库的太仆寺也划给枢密院,那么武官铨选任用、粮饷兵备供给等许多事,再有战事谋划指挥,枢密院都十分关键。
绝非一个武相就能左右的。
现在还没有具体聊到枢密院,李成梁只是听着。
如果说武相是大司马,那么……也许枢密院内还有一个大将军这样的位置。
权力的细枝末节其实相当多,每一项具体的权力都有来源、执行、监督这样的维度。
朱常洛和他们商谈了一阵之后只说道:“要说这次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