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19章、学以致用

第219章、学以致用(5 / 6)

皇帝有备而来,太学官员们看了看申时行和朱国祚。

朱常洛也在看着他们:“从小学到大学,如今当然也有诸多经典可学。但是将来,要编出更明确、难易更清楚的教材来。各人天资不一,正如有人能高中进士,有人只能止步于生员。朝廷用人不嫌多,怎么样让生员、举人出身也有足够学识能处理政务,这就是太常寺和礼部将来要考虑的了。”

这件事起了头,接下来就是渐渐完善。

而朱常洛准备花更多精力的,其实是在百家苑。

这边把问题丢给他们,随后又商议了一些太学每年考选、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财务管理的细节,朱常洛说道:“开始陆续接待学生入学、分配学舍,太学明辨学生家境。明年正月十六正式开学时,朕亲来太学,届时便分发第一批助学金。”

学舍必定还不够,只能像国子监一样,供其中的优等生住宿。

太学也不管吃,还是要花钱饱腹。

读书从来是不容易的,所以寒门真正考出头,都需要家里供着脱产学习。

但脱产一辈子考个秀才,除了享受一点优免,对国家来说又有什么用处?

朱常洛站了起来看着他们:“这第一批太学的学生,三年之后,该有赐同进士出身的,也有可授举人的,更可能在这三年之内就应乡试、应会试的。朕盼着三年后,已经有一批太学学生官袍在身,为国效力。太常寺专研学问大道,太学专育治国之才,卿等谨记这目标!”

实用的皇帝把太学的规矩定下来之时,已经有来自不同地方的学子在寒冬腊月的路途上。

有二十多岁的,也有十岁左右的。

在各地今年的赋税征收已经到达尾声的时节,毕竟还是有很多人选择了改变,期待太学成为家中子弟的另一条出仕通途。

其中,有不少都是看中太学里学完几年必定会有出身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