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36章、被太祖支配的恐惧

第236章、被太祖支配的恐惧(2 / 5)

,则是恩科的贡士们先在皇极门之前面对着灵魂拷问。

朱常洛坐在皇极门下的宝座上,看着神色不一的贡士们。

殿试题目是他出的。

《国语》有云: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夫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荀子·正论》篇说: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

大明国策优免官绅,历朝累增不减。优免官绅是为治义,以优免尊之利之,以求文教昌盛,国朝得治。如今厉行优免,是天子以义为先还是以利为先?天下官绅该如何处之?

左光斗的后背都在发凉。

从夫子开始,义利之辨已经不知道多少回。

这里面的概念就很多:君子、小人、民到底指的是哪些人?它们可不是形容词,在特殊语境里都是专指某一类人的。

问题没有点到的“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小人学道则易使”、“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难道只是为了放在那里充当字数?

最后两问更是让人左右为难。

区区贡士能去论述圣意以义为先还是以利为先吗?就算有观点,赞同还是反驳都要有理有据才行。

当然也可以取巧,毕竟自己就是官绅中的一员,大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讲讲如何自处。

所以这可以就看做是表一下态。

但也不能够啊,殿试毕竟还是要为国取才,是要看他们将来治政才干的,总要从具体做事的角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说白了就是怎么做才能既推行好厉行优免又不会引发最近楚藩之乱这样的祸事。

毕竟策问题里本来还可以加上一句的: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他远远看了一眼坐着一动不动的皇帝,三思又三思之后,提起笔先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