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赐宴,朕和你父亲还有伯父、叔父都好好聊了聊。”朱常洛吃了两口之后放下筷子,端起了小酒杯看着她,“你祖父是个好帝师,也是个好父亲,好臣子。张家六子,除了你大伯不幸罹难,朕未得一见,其余五子都各有才干,品性忠洁。你父亲给你取名双梅,这是自小盼你不畏霜雪,倍有傲骨了。”
“陛下隆恩,臣妾……”
“也因为当年旧事,让你自小没过几天好日子,张家遭了大难。”朱常洛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来得晚了一些,只好将来补偿。朕对你还了解得少,你和朕也生疏。都说缘分天定,不巧朕就是大明的天。朕把你定给了自己,绝不只是为了用心于朝野。论才识,你应当是后宫之冠。朕让你入居翊坤宫,可不是冷待,而是颇有期许。”
张双梅不适应这么直接的皇帝,现在她其实想的并不多。
其实即便只是作为工具,能让祖父恢复名誉,能让一家都不再是罪臣之后,她也愿意。
可皇帝竟直接说着她是什么后宫才识之冠,张双梅不明白他凭什么这么论断。
面前年轻的皇帝毕竟是笑容满面、眼神温暖的,开口说道:“交杯酒还是要喝一下的,不用那么拘束。夜还长,朕听你把你从小到大的故事都讲完。”
提到了交杯,情绪就变了,不只是忐忑的“君臣”,而是迫在眉睫要变为“夫妻”,两个人也只是纯粹的男女。
张双梅的脸颊微热,抿着嘴听皇帝的吩咐。
张允修是张居正的第五个儿子,张居正去世后张家被清算时,张允修才十八岁,只有一个恩荫的尚宝司丞官职在身,而且是寄禄的。
随后被革了官职,长兄自尽,他也逃难到了江南一带。
但他的岳父其实也不简单,是张居正的同乡、同科进士李幼滋的弟弟李幼淑。
张居正和李幼滋既是天然的政治盟友,更是姻亲。李幼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