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54章、圣君启圣学

第254章、圣君启圣学(3 / 4)

发的波澜。

三年前朱常洛曾说,如果天下安分些,这三年他就只做学问上的事。

最后他是这样做的,而这三年里他拿出的成果就是托了儒学名词而提出的格物论和致知论。

对朱常洛来说是很熟悉的内容,对太常学士们来说则很惊骇。

至少,似乎在皇帝看来不该是唯心而论的,讲究面对变化而调整,践行之后求证。

这是人文哲学领域的思考,但似乎也能指导着自然哲学。

至少张鉴和王徵这对舅甥因此出了成果。王徵在太学的三年里,继续研究当初在朱常洛面前表现过的课题。经过朱常洛借由朱载堉进行的点拨和指导,又通过朱常洛与张鉴交流时提到的什么必然与偶然、本质与现象等思维,王徵最终把墨子提出的一些光学结论已经提炼出了三条定律出来,而且能有算式进行表达。

这是重大突破,也是王徵能成为今年新科状元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些突破,在太常寺里的一些大儒心目当中还是小道,反倒皇帝在格物论和致知论当中提到的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对学问该如何获得、对社会规律的一些思考才是十分震撼的。

大明已经在发生剧烈变化的前夕,太常寺里的争辩会不可避免地传到整个士林。

而皇帝居然精研学问三年就已经能表现出这样的功力,已经让整个太常寺为之震撼。

他仿佛没有受到儒学的半点拘束,所思所想所述焕然一新,偏偏又能从经义典籍之中寻章摘句,与诸多先贤的观点对应上。

难不成圣君还要学问上成圣?

现在沈鲤开始思考着其实中枢衙署仍然该继续改,尽管这是出自他对鉴察院如何起到更大作用的思考。

这不能不说是得到了皇帝学问观点的鼓励——至少皇帝不会认为不该这样去想,要不要这么做再考虑嘛。

但来不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