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光宗耀明 > 第270章、课题攻关,功成惊天下

第270章、课题攻关,功成惊天下(2 / 5)

的火枪,击发装置还做在一侧,专门有个药槽作为火门。那么枪管的主体部分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已经搞出来的这个栓榫结构没有用上弹簧,纯粹靠拉动手推。

设计已经比较精巧了。完成一次射击之后,先转动扳手让它脱离卡好的状态,向后拉就露出了装弹的槽。再往前推,这子弹就被推入枪管。

设计精妙之处在于推杆的前端是一个略大于枪管内径的厚钢片,而厚钢片前方沿着枪膛内部边缘还留了一个短短的小钢针。

它的好处在于,栓榫复位转动重新卡好之时,那根小钢针就能随之旋转。往前推子弹入枪膛时,它就已经刺入子弹底部的厚油纸。再有一个转动,它就能恰好划开子弹后面的油纸,让子弹里的火药与火门里倒进去的引药充分接触。

如今看着这个小钢针,朱常洛自然就想着更进步一代的撞针式子弹。

虽然越先进的越精密,越需要精度高的工艺,但不见得没有办法。

“如今这铳管只能靠大匠来亲自制作?”朱常洛问了一句,“你说十杆里不见得有一杆合用的,是哪些方面不合用?”

赵士祯说道:“射出去的远近。每杆铳的铳管大小总有些微差别,弹丸大小也有些微差别。有的装不进去,有的装进去就显小,只和鲁密铳一般远。”

李成梁眼睛又亮了一些:“那也成啊!”

就算射程一样,射速快了呢!至于说战场上乱中出错什么的,多备一点,训练精熟一点也行啊。

朱常洛知道精密制造不是仓促之间能弄成的,他忽然想起那个著名的故事。

制造精度的问题又不是大明独有,在西方也一样。赵士祯他们对朱常洛所说的子弹的解决方案是滑腻的油皮纸,西方好像也干过在子弹上抹猪油牛油这种事。

虽然只是为了润滑,但最后成了宗教亵渎笑话。

朱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