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先看到的是皇帝在这里安排研究课题。
对这邓玉函来说,十分意外。
利玛窦所说的内容不仅真实,东方皇帝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注重研究,更加愿意投入金钱和时间。
刚才听在耳中,皇帝对东方炼金术士们要研究的那个课题,因为涉及很多稀有而珍贵的矿物等等,皇帝直接说先拨银一万两,不够后续再商议。
一万两银子,不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了,皇帝丝毫没有犹豫。
“慢慢适应。”皇帝温和地勉励了一下他,又开始询问起他的经历、擅长的学问。
利玛窦的表情显得很自信。
这个邓玉函是被教会郑重派来的。
传教虽然得到了允许,但大明皇帝也有专门的要求:他们不得向普通的大明士绅百姓教授西洋文字。
对利玛窦来说,这是两难。
一方面,教会那边目前并不允许他们用大明文字翻译《圣经》,用其他语言举行弥撒等活动,姑且怕是担心他们篡改教义吧。
另一方面,如果仅凭口述讲故事传教,那么效率就太低了。
这一回,利玛窦专门派了人回去报告在东方的成果,还有一个请求就是允许他们在大明用汉文举行弥撒、翻译《圣经》。
所以语言天赋卓绝的邓玉函被纳入了耶稣会、授予了教职,肩负着重任。
而且他又符合大明皇帝的要求,虽然只有三十二岁,但极为博学,精于医学、博物学、哲学、数学,是个已经崭露头角的年轻学问家。
朱常洛听着他的自述,偶尔点一点头。
在这个时代,邓玉函在欧洲也算是“科班出身”了。说是先在纽伦堡附近的阿尔特道夫大学学习了医学,然后又去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学习数学、几何学和天文学。
跨度有点大,朱常洛特别问了问,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