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青盘算着时间。喀尔喀和科尔沁就算能来,也要等完成部族准备过冬的迁徙转场,再以养肥了的战马南下。
辽东明军可以打一个时间差,毕竟他们现在就在不远处的辽河套。
若是让他们从容整顿好了进逼老哈河的敖汉、奈曼本部,那是岱青不可接受的。
“只有先前发现的那一支明军?”
岱青问他的安答。
“没见过的生面孔,像汉人又像回人。”他的安答回答道,“杜陵,他们毕竟只有一千余人,最多不过两千。”
岱青幽深的目光望着西南面的群山。
那是哨骑之前在山中发现的,而且不知道他们已经出来活动了多久。
藏的地方很巧妙,是三座山峰之间的小谷地。
最初发现时,还以为是因为战乱躲藏到那里的朵颜部民。
甚至于现在也不确定,因为他们把那里搞得像是一个山中村寨,入口把守极严,易守难攻。
当然,料敌从宽。岱青从哨探回报的情况判断,那就是一支汉人伏兵,尽管他们的模样像是寻常村寨的寨民。
但过千人的村寨,过去不可能不与外界打交道,这边的人都没听说过那里有那么多人。
石保提议过先去把那处地方拔了,但岱青否定了这个提议:在展开正式的行动之前,不宜有不必要的损失。
山道本就不利于骑兵上去攻打。
就算要打,也得在自己计划好的战场,尽量扩大自己的优势。
“就把他们当做汉人的伏兵。”岱青断然道,“安答,你带两千人守着奈林皋一带。我料定,汉人恐怕去年入冬时就埋伏了不少人出来,趁大战刚起、喀喇沁小部族纷纷北逃之时顾不上查探敌情,又悄悄转运了粮草。那里离他们的长城不算太远,就算只是靠人背,只走山路也不会有很大动静。”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