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密院之内其实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田乐内心里也是愠怒的。
毕竟这不在之前的军令之内。
有人担心李成梁这是横生枝节,因此考虑到他勾结建州和鞑靼,想要割据辽东的可能。
尽管这种可能性很低,但他们必须向朱常洛提出来。
毕竟能不能成功围住汗庭大军,李成梁的作用太关键了。
对此朱常洛的态度明确:先不疑,看局势发展。
现在,朱常洛也充分体会到大事之前中枢决策的艰难:不能说田乐他们是多虑或者在党争,纯粹是因为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可能。
怀疑、决断、前方与后方的不同考虑……
“小歹青先攻义州之后,打得坚决,”朱常洛说道,“真要雪下得他们再难来去如风,还得一个月左右。这段时间里,京城和江南的动静反倒更值得注意。北疆战事,此时不能让前线将士犹疑。有什么过要论,等将来吧。”
田乐看了看朱常洛,再不言语。
既然皇帝这么说,那么这件事从性质上还是被认定为“过”。
李成梁的行为,即便不考虑他有反逆之心的可能,也会导致两个不可测的结果:一是努尔哈赤畏惧,就此直接被震慑住了,那么大明专心围剿汗庭大军就好;二是努尔哈赤惊惧大明如此提防他,再也不会放过这个以后绝对等不到的机会,干脆立即骑兵。
前者,李成梁会立下大功,至少凭名声就保证了辽东东面边军和百姓不必陷入立刻的战乱。
后者,李成梁会有立下大功的机会。麻贵还在远征敖汉等部,然后从北面合围汗庭大军。实现了围剿汗庭大军的战略目标之后,最迅速也最适合赶到东面主持大局反击建州的,自然是李成梁。
朱常洛结束了和他们对军情和如今事态的交流沟通,回到了后院里的行殿。
心里是沉重、忧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