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昌八年的最后一个月里,大明北京城始终喜气洋洋地准备迎接他们威武的皇帝。
这一年并不容易。
最初是鞑子进抵古北口、喜峰口外,山海关暂禁商旅百姓来往,一派紧张气氛。
后来皇帝“御驾亲征”,留守重臣要保京城稳固,城防自然比平常时不知道要严厉多少。
再后来锦州边墙被攻破,说是建州、朝鲜都反了,那是京城人心惶惶的顶峰。
一直到初雪落了下来之后,才不断有捷报传来:老哈河大捷、塔山大捷、锦州大捷……
如今御驾还没回京,但和约内容已经拟定,回京颁告天下了。
快谈轩里,又有新故事在讲。
看客们自然意见不一。
“已经都围住了,放回去作甚?这不是放虎归山吗?依我看,全赶到海里喂鱼去!”
“陛下英明神武,你能想到的陛下想不到?”
“哼!什么虎,我看是病猫扮的!你们听说了吗?边将其实老大不乐意了!那么多鞑子首级,得是多少军功!”
“这么说是怕功多难赏?也不至于啊……”
“什么不至于!这么长时间,从宣大到辽东,得花多少银子?我听说陛下一口气从鞑子那边要了这么多地来,就是只能用地来赏……”
寻常百姓和士子们在各种场合高谈阔论,进贤院则紧锣密鼓地筹办着大典。
献捷太庙、祭告天地社稷这是最基本的,另外御驾凯旋回京,这个迎接回紫禁城里的过程也要极尽隆重吧?
丁点大刚刚懂事些的皇长子也成了主角之一。
“你父皇在外奔波了这么久,多辛苦!他如此操劳,这越发稳固的江山社稷将来还不是要交到你……们手上?不可喊累!”
皇后郭兰芝面前,不只有朱由检,还有朱由柱。
两兄弟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