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款式的望远镜,朱常洛又拉着王徵、徐光启、伽利略、开普勒他们讨论更先进的款式。
“气泡的问题已经搞清楚了,就是要多拌,这就不是问题。”
玻璃制造工艺正在不断改进。正如望远镜最初出现然后应用于军事一样,玻璃里面始终有一些气泡,这很影响效果。
这一点,烧制瓷器和琉璃经验十分丰富的工匠们最终还是发现了目前的解决办法:在制作过程当中对原料进行尽可能多的搅拌……
但还有两个问题。
一个是渐渐被水融蚀,变成毛玻璃——最初那个观天的望远镜现在已经出现这个问题。
另外则是进一步精简结构,主要是望远镜的尺寸和重量仍旧太大了。
朱常洛搜索着记忆开了口:“有没有可能……在镜片外面再加上一层防水防尘又透光的膜?”
印象当中熟悉的各种镜片都有一层从外看上去有颜色、但实则不影响观看效果的膜,这东西应该都是保护作用。
皇帝提着想法,其余人一时会意不过来。
“还有式样。”朱常洛又提起笔,画起自己熟悉的双筒望远镜,“能不能做成这样?”
王徵一看就懵了:“陛下,这镜筒如此之短……”
“折射,反射,让光线在目筒里往复折上两回,是不是就能把镜筒做短一点。”朱常洛肯定地说道,“这是数学问题。开普勒,你说的那种两个凸镜的望远镜,无非所成图像是倒的,再加一枚目镜是不是就能是正的?这些都可以算!”
最早期的望远镜大多是伽利略结构,优点是结构简单,透光率很高,但倍数和观测视场都比较小。
而开普勒式望远镜的结构更复杂,需要更多的精细透镜,只不过它能够制成更高倍数、观测效果更好的成品,最终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的望远镜都变成了开普勒式。
至于双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