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往南京的只有银子,几家徽州大盐商的公子哥继续在广东那边。
当家的家主们,从南直隶奔波到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又要回到南京。
银子和人,都在向南京聚集。
御驾离开南京的这几个月里,南直隶诸府一直在整肃吏治。
板子最终大多落在吏上,就是落在江南许多地方大族身上。
效果怎么样,朱常洛其实并不太在乎。重要的是风向,是开了这个头,是为官府体系内的基层人员设立新的准入门槛。
在取得了极大威望之后,他选择的并不是进一步集权,而是建立更加先进合理一些的官府体系。
在万万百姓眼中,官府的直接模样向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子和朝堂诸公,甚至不是地方府州县的命官,而是诸多吏员、衙役。
这么多的吏员、衙役,其中重要的位置往往是地方大族和各种官员凭关系塞进去的人,那些苦活累活位置则往往是佥派的徭役人员。
至今后首先都是官府在编人员,吃俸粮。其次,身家清白、识文断字等硬性门槛设立了。
于是在御驾重临南京之前,南直隶在这个年底首先举行了一个大范围的考试,名曰衙试。
由各府州来组织,考试难度比考秀才要低一些。
“南京还是得力的。”朱常洛问徐光启,“你认为,这个童生出身的提议如何?”
徐光启是文教部尚书,他迟疑了一下之后说道:“考选之事,该进贤院来管。但臣以为,这童生出身文字之请,有三不妥。”
“哦?说说看。”
御驾还在江西,南京那边的题本既往北京那边发了一份,也往御驾这边发了一份。
目前正在进行的衙试不针对普通百姓,只是在各级官衙当差的不入流吏员、衙役,以考较的名义。所以,他们报备即可,能够先行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