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凌烟阁,全了众臣的身后名。
果然是言出必践。
众人一一被皇帝聊过,寒暄了一阵。
最后才到高拱。
朱翊钧奇道:“定安伯又是所为何来?”
几日不朝,本应该休息得不错,可今日入对,却肉眼可见地面容衰老了不少。
朱翊钧暗自感慨,简直像极了他的前同事,进秦城不过一天,就已经形销骨立。
高拱叹了口气,回道:“老臣近日实感不支,特来向陛下致仕。”
朱翊钧起身,缓缓走到跟前。
情真意挚道:“定安伯果真要弃我而去?”
高拱摇摇头:“臣在庙堂之高,可以忧民,在江湖之远,亦可忧民。”
朱翊钧力挽不能。
便在这时,张宏绕了进来,在朱翊钧耳旁说了两句。
朱翊钧起身道:“是母后来了,朕先去迎一下。”
说罢,便往殿外走。
几位辅臣哪里还能老神在在坐着,也一并跟了出来。
见到陈太后由远走进,朱翊钧明显能看到高拱、张居正、吕调阳齐齐松了口气。
朱翊钧摇头失笑。
忙上前搀扶住陈太后:“母后,是定安伯以疾致仕,要与您辞别。”
说着就点了点头,暗示延庆公主启蒙的事,他会放在心上。
陈太后满意地嗯了一声。
这才面朝几位辅臣,回了一礼。
而后看向高拱:“陈先生前年刚走,不意如今高师也要致仕。”
陈太后口中的陈先生指的是陈以勤。
若说当初最替裕王府遮风挡雨的,首推陈、高二人。
高拱喟然一叹:“春秋有时,老臣已经不当时了。”
二人相顾无言。
朱翊钧见状,招来张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