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是打算今日以天象之事上奏皇帝。
以他六部堂官的身份,皇帝不可能像御史一样,轻描淡写就糊弄过去,必然要有所回应——当初他就以日食进谏过世宗,同样在朝堂掀起轩然大波。
至于后果?
要么他入阁,要么为皇帝所恶。
前者自然好,后者也没什么好畏惧的。
世宗当初气得怒发冲冠,喝骂他赵锦“欺天谤君”,一副欲杀之而后快的模样。
结果呢?最后也不过草草革职了事。
风头一过,自然有朝官会记得他的付出与名望,将他复起。
而如今这位皇帝,虽说有些刚愎自用,但总归没有世宗皇帝的狠辣。
他一切都算计好了,连奏疏都还在袖子里。
谁知道,自己还没发力,皇帝一大早就主动低头,要步祈南郊。
实在可惜了这次筹谋已久,为天下士人典范的好机会。
往后恐怕未必还有这种好时机,能够为天下官吏、乡绅之代表。
赵锦想到这里,忍不住摇了摇头。
唉,也罢,皇帝如今愿意与朝臣缓和态度,总要将内阁的位置拿出来——否则,要是一直被张居正、高仪这些佞臣所窃据,隔绝上下,又怎么能缓和朝局呢?
阁臣……
赵锦看了一眼入京的王锡爵,旋即便摇了摇头。
此人资历太浅,就算给他一个内阁推额,廷议时也争不过自己。
他又将目光投向吏部右侍郎陈炌,再度摇了摇头。
其人此前任都御史的时候,搞得都察院乌烟瘴气,不过是无能之辈而已,如今还在吏部呆着,更多的是皇帝想让其占着坑,生怕有人分申时行的权。
那么,大理寺卿陈于陛?
这厮更不行,三品堂官距离内阁还差两步,至少还要先升到六部侍郎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