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万历明君 > 第214章 乘风破浪,名飞云上

第214章 乘风破浪,名飞云上(9 / 12)

也能避免皇帝为了祖父面子,坏了海税的里子。

至于推过给胡宗宪,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了,王世贞老早就干过,甚至说胡宗宪是为了“得加太子太保”的功劳,故意为之。

随后汪宗伊、殷正茂、温纯等人先后表态附和,生怕皇帝不肯答应。

朱翊钧看着面色阴晴不定的张瀚,暗自同情,投去一个安慰的目光。

皇帝一直没表态——总不能什么事都需要皇帝压着才能办下去吧?

发挥内阁六部的主观能动性,是很重要的课题。

眼见群臣达成共识,朱翊钧才勉强开口:“彼时海禁乃国策,其人称王建制,妄图逼迫朝廷开禁,干涉国策,触犯国法,按律理当戮之。”

不管怎么说,汪直都立国称宋了,给人砍了肯定是一点毛病没有。

张瀚脸色有所缓解。

申时行张嘴欲言。

朱翊钧再度开口:“如今先帝稍开海禁,朕亦有所发扬,所谓世殊时异,东南百姓希望朕此时宽宥一二,也算是众望所归。”

在封建统治阶级的背景下,汪直就是该杀,但准备搞资本主义萌芽嘛,也不是不能现在跳脱出嘉靖朝的历史背景,客观评价一下其人。

这有点和稀泥的味道,但殿内双方听了这话,好歹是偃旗息鼓:“陛下圣明!”

栗在庭达成目的,也是心满意足:“陛下圣明!”

朱翊钧继续说道:“定安伯曾与朕言,倭寇乃是厉行海禁,而影响沿海百姓日常活路的结果。”

这是高拱一力推行隆庆开海的共识基础,倭寇为患乃海禁所致,海禁一日不废,倭患一日不宁。

群臣都是隆庆朝过来,对这说法自然没有二话。

皇帝这就是给汪直翻案了——人是好人,大环境逼的,触犯国法也是可怜可惜。

“朕听闻,当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