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好奇这位的反应。
张宏压低声音回着话:“陛下,三娘子这两日依旧如故,每日晨练,而后便托四夷馆向陛下问安,白日看出逛街,入夜便向礼部借书翻阅,甚至连王都督府上,都未去拜访过。”
“只是偶尔会向左右表达思乡之情,言说怕家里人不放心,怕部下无端闹事云云。”
他口中的王都督,自然是王崇古。
双方作为宣大旧识,来往密切,三娘子被如此施压,都未向王崇古联系,实在沉得住气。
朱翊钧不由得再度看了一眼三娘子,啧了一声:“不愧为右翼的无冕之王,果是个厉害的聪明人。”
而此时的三娘子,则是光明正大地打量皇帝。
草原人尽皆知,大明朝是个幅员辽阔的帝国。
皇帝要把持数以千万计的青壮,不得不蜗居在宫殿里面,处理着小山一样高的政务。
别说驰骋沙场,身先士卒,竟然连离开宫殿晒太阳的时间都屈指可数。
这也造成了明朝的皇帝与草原大汗最大的区别,智慧深邃、阴柔瘦弱。
三娘子如今亲眼所见,发现所谓的人尽皆知,或许也只能信一半。
皇帝比起部落的一众首领,说不上魁梧。
但是,也实在说不上阴柔瘦弱,大概是,健康的青壮。
若是后者打了一半的折扣,那么智慧深邃这种事,是否也需打折扣呢……
皇帝召她入京,到底是单纯因为当初石茂华过境,要出一口气,还是她这些时日所做的腹稿一般,为明蒙局势,另有计较呢?
应该信王崇古对皇帝“胸怀天下,囊括明蒙”的评价呢,还是应该信她这些时日向太监行贿,所得到的皇帝“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态度呢?
上一次明朝阅兵,为大汗封贡打下了基础,时隔十年的阅兵,又是剑指何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