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在探索过程中,这些国家袖领之间出现不同的思路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关键在于,有了不同的思路和分歧怎么处理。
显而易见,官僚系统在处理异议时的原始惯性,远远超越了皇帝这些年对党内施加的影响。
整个系统,会自然而然地,理所应当地,越过皇帝,推行自己的想法。
最先出现征兆的高级官员,其实是温纯。
温纯为了将他改土归流的西南大政上升为国策,竟然当着自己和申时行的面,替杨应龙做遮掩。
这种历史上弑妻杀岳母,肆意阉割治下百姓,纵兵血洗綦江城的人,在温纯口中生生变成被土司欺负的白莲花。
而就在旁边的申时行也无动于衷。
若不是开了天眼,朱翊钧恐怕都发现不了。
当然,温纯是忠臣。
在土司、汉化土司、流官之间,拉拢汉化的杨氏打压非汉化土司,才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百年国策。
历史上大明朝走了另一条路,安抚土司,镇压了汉化土司,其结果就是土司吸取了前车之鉴,一干非汉化土司暗中联合,发动了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的奢安之乱。
正因如此,在温纯瞒着皇帝也要推行这种干犯天和的国策时,朱翊钧并没有戳穿,只是将温纯调任贵州。
贬谪敲打的同时,也给温纯机会亲力亲为,操办好这事。
在温纯之后。
清丈所带来的各省民变上,文华殿的廷臣,是所有廷臣,全都不约而同地越过了皇帝的意志。
度田大家都支持,但对于其中遇到的阻碍,到底是温和劝离?还是粗暴镇压?
譬如曲阜的事。
沈鲤调动缇骑镇压曲阜,在朝中掀起不少纷争。
像汪宗伊、王国光、朱衡这些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