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万历明君 > 第237章 天于人乐,去时秋社

第237章 天于人乐,去时秋社(7 / 12)

,彼时海刚峰批曰‘仰府查议报夺’,结果不出半月,便被罢了巡抚一职。”

那就确实不巧了。

朱翊钧心中想着海瑞几时能到京城,面上随口问道:“眼下闹得兴兵决战,又是所谓何事?”

丝绢案自海瑞调离南京后,已经沉寂了九年。

如今又闹了起来,自然少不了诱因。

殷正茂躬身下拜,闷闷回道:“陛下,乃是清丈又在各县交界处起了争田之事。”

群臣恍然。

确界这种事,有个公道的人物来主持,其实是很简单的事。

但徽州府这状况,显然不合适。

歙县的差役必然偏帮歙县,五县的官员站在五县的立场。

更何况,徽州府的清丈,因为孙丕扬这厮懒政,是外包给士绅的。

以休宁县为例, 310名图正、4名隅正、33名都正,全是县绅乡望。

遇到纠纷,这些士绅若是愿意说合的话,主动掏腰包都有可能——“或以田构,田与仲公比者,即捐己之田解;或以田之值构,即出赀偿其值以解。所解凡千赀,而是都无一谍至于大夫。”

至于不想说和的,自然要将家资财物用于斗殴赌气了。

放在歙县与五县只见,只怕是谁也不服谁,官府士绅睚眦必究,赤民百姓寸土必争。

争水源都能同村动刀。

若说争田……

也难怪说徽州府要兴兵内战了。

“也不止清丈的争执,还有某些乡党升了迁,公器私用,意图为乡人张目。”

余懋学在班次中阴阳怪气地补了一句,眼神在殷正茂、许国身上就没离开过。

群臣闻言,不约而同皱起眉头,乡党,可不是什么好词汇。

尤其在皇帝放话要铲平山头的时候。

本以为殷正茂、许国二人,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