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行礼:
“启奏陛下,自议和召开以来,臣等受命于鸿胪寺就西平、铁关两道战事……”
礼部尚书先复述了大背景,才开始就和谈具体进程予以公示。
唇齿间将这一两个月的谈判重要节点一一详述,包括反王一开始提出多少过分的要求,而后朝廷又如何“逼迫”对方逐一放弃。
在提及前线战事时,则一笔带过,主打一个春秋笔法。
而若跳过那些过程中的反复拉扯,眼下如今达成的基本共识有两个:
其一,河间王、燕山王愿意承认女帝执政的合法性,向女帝称臣,停止战事。
这一条是谈判的基础。
其二,则是就此朝廷一方愿意付出的代价。
朝廷同意继续保留河间、燕山两位藩王的爵位,将之前的造反归位受匡扶社欺骗。
但要求解除两大藩王的武装。
而使团一方却不满足于此。这也是谈判陷入僵局的地方。
礼部尚书陈词完毕后,女帝终于将视线转向使团。
憨憨的徐温言率先作揖,笑呵呵开口,一副人畜无害模样:
“这段时日承蒙陛下关照,我等在京师过的很好。原以为能在过年前令和谈有个结果,也好带回喜讯回家,令我皇室消除误会,冰释前嫌……
然则,多日谈判却迟迟难有进展……尤其我收到家书,得知前线再起战事,却是令我虞国百姓于凛冬之日仍卷于战火……此为我河间王府不愿看到……”
徐温言表现得有些笨拙,仿佛是在背诵讲稿。
一番场面话啰嗦后,他叹息一声,流露怅然之色:
“……我父王正因不忍见同室操戈,黎民流离失所,故而愿以极大诚意和谈。
然朝廷所要求却恕我河间王府无法答应……今日不妨在此说明。
若要和平,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