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底厚,这样重心向下有向下坠的感觉,器形工整,大小也非常符合明代风格,内膛旋纹跳刀痕,至于炉内置红炭不烫手的特点,这点暂时不知道。
再将宣德炉翻转过来,款识:大明宣德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识,铸就阁体,研磨成式,体似沉度,韵又丰厚。这只宣德炉从里道外,完全符合记载中的宣德三年所制宣德炉,难道这就是真宣!
半天之后,宋青云将宣德炉重新放在了桌面上,其他两人也拿在手里看了起来,那名中年人看了几眼,随即就放下了,旁边的老者又拿起来仔细琢磨着。熊老在旁边跟几人讲解着宣德炉,同时也对比故宫中存放的宣德炉。
一圈看下来,宣德炉到了终于到了陈阳手里,陈阳只是拎起宣德炉试了一下,压手感没问题,重量也没有问题,随后将炉子放在了桌面上,示意祝语嫣一起看。两人趴在宣德炉边上边看边说着各自的观点,宋青云和熊老等人在旁边也说着宣德炉。
“师弟,你说这真是宣德炉么?”祝语嫣对于宣德炉也只是听说过,样式倒是见过不少,可惜都不是真的呀,见过最好的也就是清仿了,眼前这只可比清仿好多了,“要是真的,我这次可算是没白来!”
陈阳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宣德炉,虽然这炉子看起来丝毫问题没有,但自己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无论从皮壳,还是到工艺各个方面,你让自己说哪里不对,自己还真说不出来。
“确实不错,但现在不能断定是真宣,”陈阳皱着眉头,眼睛一直盯着宣德炉,“这物价气韵我总感觉差了一点。”
“气韵?”
陈阳点点头,表示眼前这件宣德炉,从细节上来看,应该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在气韵上差了一些,说白了,就是自己感觉,虽然旧但是不老!
“你说的还真玄哟!”祝语嫣一撇嘴,一副不满意的样子说道。
气韵这东西你说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