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太子稳定江陵民心的手段,也是令许多人叹为观止。
整个江陵采取分粮制,开放官仓但限定每日领取份额,百姓需在专门的大营登记,领悟路引般刻有户籍的木筹,每日领取粮食时,越是贫困潦倒的小门小户排在最前,而那些家中富裕的大族则排在后面。
这还不算,太子还在他亲自攻破的西门处设立谏言堂,但凡提供有用谏言和提供城中贪官污吏证据的人,都可以优先配给食盐,盐包上烙着“东宫恩赏”四字。
至于被查证的江陵贪官,或是欺压百姓的豪强,全部先行收监,查封家产,每隔数日便在西门城门口上公布一名贪官的罪证,当众吊死。
若是主动从军,经过挑选成功获得军籍者,太子许诺免家中赋税十年。
这一套动作下来,江陵的百姓已经恨不得每日给太子烧香,想太子长命百岁,但这还不算,太子还将之前所有牢狱之中的囚犯重审,有冤屈者一律释放,哪怕真是入狱丝毫不冤的囚徒,也提供从军的机会,承诺只要英勇作战,和寻常军士待遇完全相同,不计前罪,军功正常累计。
……
瓜洲渡口的冬雾比润州和江陵更为浓重。
浑浊的江水拍打着岸边排列如齿的艨艟战船,铁索横江处浮动的箭楼上,值夜的军士正裹紧皮袄呵气取暖。渡口西侧新筑的土墙上,每隔三十步便插着一面黑底金字的"安"字旗,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安知鹿的牛皮军帐设在渡口最高处的望楼下方,帐外十二名亲兵按刀而立,甲胄上凝结的霜花在晨光中泛着冷硬的青灰色。帐内炭盆烧得正旺,铜雀灯台上的蜡烛却已燃至根部,此时夜深,身穿一件厚布袍的安知鹿却似乎根本不想休息,又取了一根蜡烛点了。
营帐外传来整齐的脚步声,一队弩手正跑步过来换岗,他们背负的箭囊与腰侧水囊碰撞,发出沉闷的"咚咚"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