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景城(今河北献县)。
秋高气爽。
刘府之内,人山人海。
刘炫坐在上位,周围坐着城内的诸多年轻文士们,这些文士们激动的坐在各地,等待着刘炫的讲学。
刘炫在当地的名声极大,哪怕犯过罪,也没影响他在经学上的名声,甚至还加强了一些,毕竟这哥们可是能伪造古籍的呀!自古以来,能伪造古籍的各个都是大家。
刘炫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讲学。
“我首先要讲述的,便是自由说经。”
“古人委任责成,案不重校,文不繁杂,今世文薄,多杂不密.....”
“众人不断的注释,使得经文愈发的繁琐,我认为,治经者当畅所欲言,不能被拘束于一家,古代的经学,未必就适合当下的实际,不能批判对经学有其他理解的人....”
“在我这里,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无论有什么样的看法,有什么的理解,我都绝对不会生气。”
“而后,我要说一说自己的经。”
“我首先要讲的,就是如何通过治经来养活自己,挣钱发家。”
刘炫这么一开口,麾下众人哗然,都不太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刘炫却继续说道:“过去的伪朝不重视儒,重释,重道,这使得许多儒生都要饿着肚子去钻研学问,从而出现了许多败坏道德的事情,有的儒生为了钱财去偷东西,有的儒生为了钱去伪造书籍,有的儒生为了钱去代书.....”
“圣贤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你们勿要惊讶,治经若是连自己都养不活,那还谈什么治理天下呢?一切都从实在的出发,我们不谈论什么饿着肚子去治理经典,去弄得天下大兴,我们先说养活自己,等到可以养活自己,再说怎么救济身边的人,等到能救济身边的人,再说怎么治理天下!”
儒生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