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日子过得舒心,只捂着小腹浅笑盈盈:
“谢谢大嫂关心,这不,才上身刚满三个月,还不知道是怀的是儿是女。不过,我当家的和婆母都说,生男生女他们都喜欢。反正我们军户家的小娘子什么样的都不愁嫁!”
娘家大嫂:“.”
这个年代都讲究门当户对。
军户家的儿郎们,首选的都是军户家的小娘子。
不像他们这些移民。
非长相出挑,性子又好,还识文断字的,一般高攀不到军户人家。
这个小姑子就是因为在村里样样出挑,才嫁了这么个好夫婿!
随着移民村村民们,把甘露川卫所驻军的收入和各种福利传开。
八十里外的哈密卫卫所的军属们,隔天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又过了一天,到了哈密卫卫所给现役的关军发年货的日子。
这些福利在各卫所,都是由军属们代领的。
长长的队伍里,有个穿着暗红色棉袄长了张鞋拔子脸的婆子。
她忽然踹了一脚,带来装年货的红柳大篮子。
愤愤道:
“凭什么?凭什么都是一样的军户,头等待遇永远都是甘露川?难道昂们都是小娘养的?”
有这样想法的,周围还不少。
与之同仇敌忾的,大多都是年纪大,生了个争气的儿子在家里说一不二的婆婆们。
大部分人,也只敢在口头上助威几句。
让她们在这等公共场合讨伐镇西大将军,那还是不敢的。
上了年纪的人容易糊涂。
三十岁以内的年轻妇人们,九成以上可都是镇西大将军的铁杆粉丝。
当即就有几个暴脾气的,冲着鞋拔子脸婆子怒斥:
“你说凭什么?就凭甘露川的所有产业,都是镇西大将军带着先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