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号《文艺》出师未捷身先死,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好销量,这让河出静子愈发感到担忧。
《文艺》不能一辈子靠北川秀的流量活着,她需要另外一些撑起杂志的中流砥柱。
原本东野圭吾的转型能成功的话,她肩上的担子会轻很多。
可现在看
而且还有一件非常尴尬的事。
为了表明立场和支持,河出书房以全本5000万円的价格买断了《解忧杂货店》。
以首刷日和读者们的反馈看,大家普遍不看好推理家的转型,甚至连去书店买一本《文艺》看看的心思都没。
这也是自河出书房击溃新潮社后,首次新连载的没有第一时间卖出影视版权。
以往,不管是北川秀,还是其他作者的新书,只要连载在《文艺》上,前来咨询版权费的公司络绎不绝,基本都能卖个高价。
版权费也是1997年以来,河出书房的一大收入来源。
但这次主推的《解忧杂货店》根本无人问津,版权部甚至主动打电话询问了几家影视公司,都被人家给婉拒了。
没人会愿意给毫无市场反馈的东西买单。
即便作者是东野圭吾,出版社是河出书房也不行。
就在这时,广木隆一的企划书从版权部那儿递交了过来。
这也是几天来唯一一封愿意购买《解忧杂货店》影视版权的企划书。
“好消息是终于有人愿意买《解忧杂货店》的版权了,这样不至于让我们血本无关。
坏消息是,我查了下,这个所谓的广木影视公司,是一个最近刚注册的皮包公司。
广木隆一也是一个在影视界毫无作为的老导演。”
河出静子言简意赅,直接把核心矛盾抛给了北川秀,
“甚至他到底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