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人头皮发麻了。
“难怪北川老师说这个结局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
薰子记得在浅草神社时,提及《恶女》的结局,北川老师无奈又坚定的眼神。
他明知这么写会让读者感到不适,但还是这么做了。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北川秀用了隔壁的一句古话,给《恶女》盖棺定论。
正如北川秀所料,1998年10月号《文艺》发售后不久,《恶女》完结章带来的巨大反响瞬间淹没了整个文学市场。
寺田立美的“黑化”,林真须美的死因,都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
将重要人物往“黑化”与邪恶方向写,在日本文学历史上,都绝无仅有。
这需要创作者有极大的勇气,对自己的读者十分了解,也得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十分自信。
《恶女》是北川秀借真实案例改编,结合同名电影,加上自己的文笔杂糅而成的“半原创”。
在他的写作生涯里,这应该是一座新的丰碑,对他自己而言。
《恶女》最后的反响,也是对他这三年来孜孜不倦学习努力的真实反馈。
他究竟有没有靠自己的写作能力往更高的山峰攀爬的可能,《恶女》就是验证这个的第一步。
最后的结果对北川秀来说,属于不好不坏。
10月号《文艺》首刷日销量再度突破100万册,达成历史首次“百万三连”的惊人成就。
《恶女》完结章的热度之大,让财团完全控股的知名书店都不惜阴奉阳违,顶着压力偷偷售卖《文艺》。
不过对于《恶女》的bd结局(bad end,坏结局),读者们意见不一,有赞叹北川秀笔力鬼斧神工,又上了一个台阶的,也有破口大骂,说他不给任何希望的。
完结章发布后不久,寺田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