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件人:北川秀”这几个大字,他差点以为这是什么过激国民寄来的恐吓信。
奥姆真理教和“沙林毒气事件”已经过去了三年半,对于一些新生代而言,它即将成为时代的眼泪,不再被反复提及。
于政府的工作人员而言,它更是一个需要尽快被忘记和掩盖的东西。
如果不是地铁和电车之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谁也不想旧事重提,把它给重新整到台前。
文部省内部已经就此事开过好几次会议了。
写书的人是北川老师,质量和速度毋庸置疑,就是尺度把控方面,众说纷纭。
毕竟文部省在首相内阁下属的几个部门里相对势弱,他们只想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想和那些权力欲望过盛的家伙们作对。
这个烫手山芋大家都不想碰,可又不能不碰。
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先随北川老师肆意发挥,然后再就稿件进行修改和审核。
“这稿件也太太激进了点吧。”秘书官汗流浃背,犹豫再三,还是先拿去给町村信孝看了。
没办法,对方是北川秀老师,是日本文坛的“天下第一”,但凡换一个人,秘书官还敢先自作主张去联系创作者。
可北川老师的话
人家凭什么听自己一个小小秘书官的话?
还是让町村大臣去头疼吧!
町村信孝此时正在焦虑快到年底了,小渊惠三首相交托给自己的事还没完成。
新一任内阁成员换届在即,实在不行,他得亲自登门拜访,看一看北川老师的写书进度了。
就在他准备打电话之际,秘书官拿着稿件跑了过来,让他顿时放下心来,心里直呼北川老师还是靠谱的!
“我就知道一个连诺贝尔文学奖都敢硬刚的男人,怎么可能会失信于人。”
町村信孝美滋滋的接过稿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