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事件的受害人,却不得不承受一大堆“次生灾害”。
因沙林毒气而残疾,导致无法正常工作,不仅得不到社会和身边人的宽容,还要被他们“另眼看待”。
加害者明明是有过错的一方,却没怎么被指责,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惩罚——
北川老师不认为把他们抓起来,关在一起,就算是惩罚了。
如果这样就可以消弭掉他们身上的罪孽的话,北川老师激进的建议:“那不如把所有活不下去的受害者也关起来好了。
至少这样一来,他们不用再面对如此糟糕的社会环境,也不需要付出大量努力才能吃的上一口热乎的饭菜。”
字字诛心。
“唉,这还没开始看呢,人的心情就已经变得如此沉重了。”
町村信孝头一次有点不太敢继续翻阅北川老师的稿件。
不知道《1q84》会是一个怎样残忍的故事。
《1q84》的第一章:青豆不要被外表骗了。
“计程车的收音机里,正播放着fm电台的古典音乐节目。曲子是杨娜切克作曲的小交响乐曲《sinfoa》。
在被卷入塞车阵的计程车里听这种音乐实在很难说适合。
司机看来也没有特别热心地听那音乐的样子。
中年司机,就像站在船头观察不详海潮浪势的老练渔夫那样,只能闭口眺望着前方整排不断的汽车行列。
青豆深深靠在后座,轻轻闭上眼睛听着音乐。”
这女主角的名字好奇怪。
町村信孝鼓足勇气看了下去,愕然发现《1q84》并非他想象的那么残酷。
的开头,那种熟悉的“北川秀风”扑面而来,瞬间让他有些舒爽。
喜欢北川老师的人,几乎都对那风格浓郁的“北川秀式文风”爱得真切。
自《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