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的心大定了下来。
他就怕北川老师在这本要代表“官方态度”的新书里搞什么创新。
“天吾最初的记忆是一岁半时的事情。
他的母亲脱掉衬衫,解开白色长衬裙的肩带,让不是父亲的男人吮吸樱桃。
婴儿床上躺着一个婴儿,那可能就是天吾。他把自己当第三者般眺望着。
不是父亲的男人吸着母亲樱桃的情景,到底意味着什么,当时一岁半的幼儿根本无法理解。”
读着读着,町村信孝刚放下的心又莫名悬了起来。
女主角被搭配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姓氏,总是不得不忍受周围人的白眼和玩笑。
男主角则有过婴幼儿时期的记忆创伤,以至于成年很久后,他总是会闪回到那个下午,看到那鲜活的一幕场景。
这种有缺陷的男女主设计,结合到要提及的奥姆真理教和“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以及开篇序言里写的那些小故事,总让町村信孝有种不安感。
北川老师,似乎是在用细腻的笔触进行铺垫,然后准备放一个恐怖的大招?
町村信孝的直觉这么告诉他自己。
暂时还弄不清楚北川老师意图的他只能继续读下去。
《天吾篇》的开篇剧情比《青豆篇》要长很多,也更写实许多。
这和北川老师一贯的虚实结合文风很贴合——
青豆的故事像是梦幻泡影,给人以好奇和期待感;
天吾的故事扎根于现实世界,全是读者能看到摸到的东西。
天吾是一名多次投稿的年轻作者,差一点就能摘下《文艺》杂志的新人奖出道。
虽然还没有成功,但他被小松编辑看中,成了帮小松审稿的“工具人”。
还没有正式成为出道作家,却先一步如同评委和老师般审核着其他新人作家的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