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三种里的哪一种情形,都足以引起业内业外的各种讨论。
想明白这些后,千早琉璃也能理解这些“社畜”的惊讶点了。
不过仅仅是这种小八卦,却让她放弃了好不容易排上的队伍,千早琉璃顿时觉得好亏!
就在她扭头准备离开时,“社畜”们又议论起了《鬼来电1》,其中一句“没想到这居然是一部恐怖”顿时又把她的身体给拉了回来。
恐怖?
这么小众的题材?
千早琉璃记得自己上次看这类,还得追溯到国小时期。
那会儿因为《妖兽都市》、《恶魔人》等猎奇恐怖向动漫比较火爆,连带着影视界和文学界也兴起了一股小小的恐怖浪潮。
不过那时的文坛还被守旧派和谷崎一郎牢牢把控,这类离经叛道的很快就被打成了“垃圾”,不得不和最低档次的官能坐一桌,成了典型的地摊文学。
而且和推理文学、言情一样,因为没有什么好的作家进行创作,日本本土的恐怖质量堪忧,很快就被市场淘汰,成了无人问津的下水道题材。
如今推理文学被东野圭吾等人带了起来,言情也借着“北川秀风”的东风盛极一时,频频出现在各类文学杂志上。
但即便是这两类起死回生的题材,也鲜少有顶级作家之外的创作者写的作品刊登在头部文学杂志上。
就更别提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恐怖了。
《大众》竟然敢在《熔炉》完结之际偷偷夹带私货,成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可谓不大胆。
好奇心再度被勾起后,千早琉璃果断从人群里走出,往路边停靠的豪车走去。
在她身后,类似的“街头广告”还在反复上演,“演出”的人一般都打扮成大家耳熟能详的“社畜”、“学生”或是“文学爱好者”,显然是《大众》为了力推《鬼来电1》玩的新宣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