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六岁的奥利维亚给了北川秀极深的印象,间接促成了《追忆似水年华》的诞生。
不过《追忆似水年华》里,以奥利维亚为原型写的希尔贝特·斯万小姐的戏份不多,也不是完全按照她的性格来描述。
北川秀曾答应为奥利维亚量身打造一部作品,让全世界都能真正认识韦特海默家的这个小魔女。
在经过许久的思考,以及这次与成年后的奥利维亚深入交流后,一部完美契合奥利维亚需求的通俗出现在了北川秀的脑海中。
1955年9月15日,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最出名的作品《洛丽塔》由法国巴黎的奥林匹克出版社出版并大量发行。
这部起初被美国全面禁售,一度被美国文学界的泰山北斗们列为“绝对不能看的禁书”,被许多自诩清高的文学家们视为洪水猛兽、不干净的书籍。
但无论美国文学界怎么诋毁这部作品,其他国家的文坛又怎么对《洛丽塔》讳莫如深,法国人依旧对它爱得死去活来。
《洛丽塔》在法国出版后不到一个月就卖出了近百万册,并在当年蝉联了各种图书销售榜的冠军!
为了能买到巴黎奥利匹克出版社的原版图书,许多法国人连夜从全国各地赶到巴黎,深夜排队到天亮,只为等书店开门瞬间抢购这部出版社承诺只排版印刷150万册的原版图书!
《洛丽塔》里的禁忌恋爱与大胆露骨的欲望描写很戳法国人的点。
他们以浪漫自居,以爱情为人生的第一重要之物,《洛丽塔》这个悲剧恋爱故事简直完美契合他们想要的所有感觉。
《洛丽塔》在法国大爆后,又有几十个国家的出版界冒着被国内文学界怒喷的风险,把它的海外出版权给买了过来。
结果显而易见。
但凡出版了《洛丽塔》的出版社,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文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