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们反推回去,沿着这条线探索,看是否能找到野生孟虎的踪迹。”
尹力在了解了这些资料后,提出一个建议。
探索的任务可以交给专业的科考队来完成,而且不需要从头到尾走一遍,可以联合各省各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分地域探索,然后再进行汇总。
而且藏东南这几年也在重视生态恢复这方面的工作,在波密-墨脱段种植乡土树种(如乔松、xz红杉),2025年前计划修复500平方公里栖息地。
加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确立,旨在连通原本隔绝的几个主要栖息地,建立完善的生态走廊。虽然是以恢复熊猫种群为主旨建设,但生态廊道的建成,对其他动物的基因交换也有巨大的帮助。
再说了,都有超级大雪豹的出现,来一只擅长千里奔袭的孟虎就没可能吗?
尹力的提议挺中肯,而且他的身份也适合提交这份建议。
急救站的众人讨论了一下,觉得这事儿可以做,而且他们可以把这件事做在前面。
自然保护区内有巡山队员,现在科技巡林已经普及了,利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识别可能存在的生物通道技术也运用成熟,比起十几年前需要两条腿丈量土地的情况,已经先进得不是一星半点。
计划还需要再讨论完善,不可能你这边想到啥就写啥,上面领导一问才发现到处是漏洞。
陈影的博士学位还没到手,不过他估计夏天应该就能拿到了。
伊比利亚猞猁放归繁育的成果肯定跑不掉,他的论文也已经通过了杂志社审核,最快三月份就能刊登。
博士毕业需要的所有条件都已经满足,现在没完成的就是跟学校签订的上课协议。
不过这个课据说也能用其他方法替代,比如协助培养学生参与进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之类的。
陈影拿到文凭回国肯定也要做点成绩出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