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另一边,沙俄的援军也是正在向巴拉克拉瓦推进。
俄军统帅缅希科夫亲王下达命令,命俄军骑兵出击,奔袭巴拉克拉瓦。
克里米亚半岛的原野上,骑兵飞驰。
呼啸着向着巴拉克拉瓦冲去。
随着双方的兵力向着巴拉克拉瓦汇聚。
一场激战,即将爆发!
……
与此同时,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穿越地中海,穿越土耳其海峡,经由黑海,抵达了克里米亚。
在这支船队上空,英国和法国的旗帜迎风飘扬,向所有人表明着他们的身份。
在这支船队的船舱内,拉着满满一船军火。
来自大唐的军火!
之所以仅仅用了不到半年,运输军火的船队便能从东亚赶到克里米亚。
主要是因为他们没走好望角绕远,而是走的苏伊士。
当然,不是苏伊士运河。
这个时代的苏伊士运河还没来得及开通呢。
这批军火走的其实是“陆路”。
英法运输军火的船队先是从广州出发,经由南洋,过马六甲海峡,来到了印度洋,再经由曼德海峡,由印度洋转红海。
然后,船队停靠苏伊士,并在苏伊士卸货。
随后,军火便可以走陆路,从苏伊士运抵地中海沿岸的塞得港。
嗯,苏伊士运河的河道其实也就是从苏伊士到塞得港的这一段。
直线距离也就两百公里不到!
然后,这些军火便能由塞得港装船,穿越地中海,土耳其海峡,黑海,抵达克里米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