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一片凝重!
身为现如今沙俄方面最好的外交官,甚至是整个欧洲唯一能和俾斯麦抗衡的外交家,哥尔查科夫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
他知道,在这次难得的胜利之后,沙皇陛下,现在应该已经陷入了为难当中。
如果俄军此次的反扑只是小胜,那是最好不过。
沙皇陛下便可以借着这次胜利,见好就收,去同联军谈判。
商议和谈事宜,结束克里米亚方面的战火。
如果这次反扑俄军失败,那也没什么好说的,求和就是了。
有尼古拉一世的暴毙打底,新任沙皇即便向英法求和,多割舍出去一些利益,底下也不至于闹出什么大乱子。
最终的结果,无非也就是沙俄在和谈中,多割些肉罢了。
但偏偏,这次沙俄在克里米亚发起的反扑,不是小胜,不是失败,而是大胜!
彻彻底底的大胜!
大军甚至直接将战线,从刻赤推回到了雅尔塔一线。
这场难得的胜利,极大的振奋了沙俄国内对于克里米亚战争的信心。
而这也就使得,沙俄这边再想和谈,最大的阻碍并不是英法方面的态度,而是国内的汹汹民意。
如果打赢了都求和,那么暴躁的老毛子们甚至有可能直接临阵倒戈,率军杀进圣彼得堡,夺了沙皇的鸟位。
但不求和,却又不可能。
俄军这次之所以能反扑的这么顺利,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借了唐国那边提供的后装武器的东风。
但问题是,后装武器得买啊。
运输不便,外加价格还极其高昂。
俄军用完了想要补充,绝非易事。
真要是战事继续拖延,沙俄必然耗不过英法。
所以,求和是最好的选择!
但现在沙俄的局势却是,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