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他们不知道太子那是被气红了眼睛……
虽然萧武帝和太子嫌隙尽消,但福亲王府和叶家以次充好,中饱私囊的事情还是要继续查的。
在福亲王府和叶家把家里所有的账本都交了上去之后。
刑部和大理寺那边也有了说法。
以次充好和中饱私囊的事情是有,但不是两家家主的责任。
而是在运输中,因为运输不当,造成了一些损失。
原本这些只要正常报损就行,但负责 的主事怕上面怪罪,要担责任,就私运了一批次品冒充了。
内府那边的几个太监呢,也收了点银子,这才把那批货收下来了。
再后来,尝到了甜头的管事和内监,就又依葫芦画瓢干了两次这样的买卖。
在查了福亲王府和叶家近三年来的账务,不管是刑部还是大理寺,都只发现了这三次。
其他的账目都是清楚的。
当然了,要是能早点查账的话,也许能早点发现这些事情……
不过,虽然这是下面人暗地里干的事情,但福亲王府和叶家也有失察之责。
皇商腰牌虽然归还了,但还是要罚点银子的。
两家都被罚了十万两银子。
御史台参了这两家的老御史也得了赏赐。
不过,老御史在谢恩领赏之后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行商需要监管,虽然各地的衙门有专门的行商署看着商户,但那些商户和当地的官员,勋贵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监管行商,务必要成立独立于各地衙门,不受各地衙门管辖的部门来监管行商。
并且为了防患于未然,商户应该定时上交账本。
此举防小人不防君子!
既是合规行商,又何惧监管呢!
既不是假账,那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