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胎胎多子,我靠生子修炼成神 > 第209章 颠倒黑白

第209章 颠倒黑白(3 / 4)

成王论》,才情惊艳,先生之大才,若是埋没竹篱黄菊间,世间虽多一名流隐士,却是暴殄天物。”

高贤宁愣住。

《周公辅成王论》是在济南时有感而发,灵犀突来写下之后,用箭射给朱棣,事后被朱棣收了起来,济南城中也无原书,哪怕让自己现在写,也会有字语差错。

这少年郎去哪里读过?

黄昏眼咕噜一转,解释道:“前段时日去觐见陛下,闲暇时陛下说过先生的《周公辅成王论》,对之赞溢不绝,晚生记忆犹新。”

他看过屁的《周公辅成王论》。

高贤宁不疑有他。

黄昏继续道:“先生可知解缙、胡广、李贯之流,乃至于吴溥,为何皆愿入朝为官,而不是如先生一般致仕归隐?”

高贤宁不屑,挥袖道:“有的人读了书,却喂了狗,又弯了腰。”

黄昏正色,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态,“如果天下读书人都如先生一般致仕归隐,那么朱棣麾下再无明臣,长此以往,天子无明臣,则朝无善政,朱棣背一个千古昏君的骂名也便罢了,先生亦是快哉了,但想问一句先生,天子无能,朝政昏聩,受苦的是朱家皇室,还是大明百姓?先贤有语,兴亡皆是百姓苦,我等仕朝堂,不仅是求家国不亡而百姓不苦,亦求一个家国兴盛百姓亦不苦!”

高贤宁又愣住。

天子无明臣,则朝无善政。

这个观点很新颖,而且也是事实,历来天子治国,麾下皆有一群能人善臣,国家这个庞大机器,不仅需要天子这颗脑袋,也需要百臣为手足。

许久才道:“不是有李贯、胡广之流么,你叔父黄观尚且在诏狱而不愿卑躬屈膝,我高贤宁岂可没了脊梁。”

黄昏暗叹一声,这就是读书人的可爱之处。

道:“先生,我说一事,建文帝自焚奉天殿,朱棣如今是大明天子,这是既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