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鼎竟然摇晃了一下,仿佛是人在跺脚。
卧槽!
蒋庆之捂着脑袋,觉得头痛欲裂。
他看到一个个孩子拿着书卷,摇头晃脑的诵读着。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童声朗朗,先生负手站在上面,说:“寒窗十载,当文武并进!”
“是!”孩子们齐声应道。
“读书不可一味苦读,我儒学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可匡正人心,乐,可陶冶人心,射、御,可强健体魄,可御外敌。书为本道,数为天道……”
先生朗声而说,“儒学六艺不可偏废,你等可记住了?”
“弟子谨记。”
孩子们大声应诺。
画面一转,蒋庆之看到这些孩子在学礼,在学乐,在策马疾驰,在马背上拉弓射箭……他们驾驭着马车,在原野上放声高歌,他们在奋笔疾书,在筹算,在……
成长!
这才是真正的儒学!
蒋庆之浑身一震。
“今日之儒学,误入歧途!”
轰!
大鼎猛地震动,随即恢复了平静。
蒋庆之明白了。
“儒家不该消亡!”
大鼎突然传来了一个信息,很模糊。
仿佛是赞许。
仿佛是欣慰。
“儒学能存在千年,本就有它存在的道理。我南下之行打压儒家太过,如今不少人在质疑儒学,说儒学教出来一群自私自利的伪君子……”
若是这般下去,当大明走向世界的脚步越快,儒学被世人舍弃的可能就越大。
“那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