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黄内侍不知为何,心底一凉,总觉得为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官家看着黄内侍,冷声道:“我看你也是巧辨。”
话虽这样说,面色却好了许多,官家抿了一口茶脸上依旧是犹豫的神情,淮郡王和王晏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作为官家,不能轻易就怀疑自己的宰执,消息放出去之后,莫说枢密院的官员会质疑,其余官员也会纷纷上折子指责。真的要惩办谢易芝,光是靠几个人的口供没用,需有确凿的证据,所以一定要据实查核,查核的过程,恐怕要起一番波澜。
要不是王晏那本札子,提及了妖教王则之乱,他还不会这样急着下决定。王则暴乱让他经历了登基以来最难熬的六十五日。
查是一定要查的,但派谁前去,让官家一时难以决定。
王晏去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在于王晏是个干臣,坏处在于,他是王相公之子,很容易引起党争,不知多少官员会被卷入其中,两党之间互相攀咬、罗织罪名,不知会有多少官员因此被贬黜,以至于朝廷失序,耗尽国力。
官家皱起眉头,而且……王晏还与谢娘子有牵连,就很容易就被人诟病,偏偏王晏还不肯舍弃谢娘子。
如此算来,王晏更不适合缉查此案。
后殿一直沉默,黄内侍悄悄去了前殿,想要示意王晏起身。不管是官家一时忘记了,还是有意想要惩戒朝请郎,时间也不宜太久。
黄内侍走过去刚要开口说话,王晏先抬起头。
黄内侍一惊,王晏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就似每次前来召对时一样。
怪不得官家要生气,这哪里有半点恐惧的意思,如果有一日王大人做了大梁的宰辅,只怕那时候的官家就要彻底告别“乾纲独断”这几个字了。
王晏从袖子里拿出一张迭好的纸笺递给黄内侍:“请中官将这个转交给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