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团队,初步确定是一带四的模式,也就是一个圈内知名的演员,搭配四个科班出身或者还没毕业的助理演员……”
听完徐琨的描述,张校长是真的来了兴趣,说实话各种比赛评比,北影的学生每年也不知道要参加多少,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太过重视。
但听徐琨的说法,这除了是在公开选拔人才,也是一个让参与者展示自己的平台。
届时不只是导演系,任何表现好的幕后成员、前台演员,都会有一定的曝光度,说不定就能凭此机会走上更大的舞台。
再想到徐琨除了是电影导演之外,也曾搞出过《见字如面》、《青春歌王》这样的爆款综艺,张校长就更觉得这事儿有搞头了。
当即表示道:“徐导,往后咱们共管青影厂,那就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我看也没必要麻烦外人,这些幕后团队、助理演员什么的,咱们电影学院全包了!”
虽然他说的豪气干云,但徐琨肯定不能甩开中戏,否则团队都是用北影的人,以后出了什么问题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于是也打哈哈道:“电影学院一向是青年导演的摇篮,咱们两家以后肯定是要多亲近的——您放心,咱们学校的去了节目组,肯定能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
他没有正面回答张校长的提议,至于‘更多的锻炼机会’,究竟是比中戏人有更多机会,还是比在学校时机会更多,那就全看他的想法了。
虽然张校长独霸资源的想法没有达成,但有了短片导演选拔综艺这个噱头在,张校长的态度也真诚了不少。
也含蓄的向徐琨透露了,电影学院和青影厂对于两家共管的一些疑虑。
除了权利利益之类常见的问题,青影厂的领导和一些老师,也担心徐琨这位大导演介入之后,会改变青影厂一贯的艺术风格。
虽然《鲲鹏行动》大获成功,但象牙塔里的学院派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