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去做,那就永远也做不成,你去做,说不定还有一丝丝的机会。
于是……
接下来,赵昕便让他爹爹给他找了一些聪明的工匠来。
然后组成一个攻关小队。
由赵昕亲自传授原理,剩下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完成。
如此。
又忙了半个月多一点。
余靖给赵昕挑选出来的一百户百姓,这才出现在赵昕的面前。
赵昕当然得先听听百姓是怎么说的再说。
首先,向他们了解大宋的徭役以及赋税的情况。
其次,向他们了解如同他们这般,缺少田地,缺衣少食的人数的比例。
唯一令赵昕觉得欣慰的是,这大宋还不至于太糟糕。
虽说天下盗贼四起,但大部分,都直接被厢兵给收编了。
然后剩下的,还有极少一部分,则流窜各地。
这些人的数量往往只有几百人,一千人这样,因此往往起不了什么气候。
至于说,这些人要当流寇的原因。
情况无非也就两样,第一,天灾,活不下去,不得不落草为寇;第二,人祸,像是一些地方官长摊牌徭役过重,还有变本加厉的。
而且……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流亡,原来的州有三十个县,赋税徭役也是按三十个县来算的,现在逃了一半,就剩下十五个县了,可还是按照原来三十个县的来收,那这百姓的压力,自然也就成倍地增加了。
赵昕以为,这个问题也必须好好地解决解决。
估计怕是得重新划分州县。
重新统计人口。
可考虑到大宋这吏治问题十分地严重,这估计怕是想要一下子便实施起来,也是有点难。
讲武殿内。
赵昕一一听取了一百户百姓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