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觉大名府还是近了!
应该再往前再推进至少二百里的。
……
而朝廷群臣这边。
他们当然也知道了赵昕要派兵出去的事。
讲道理!
有一点点惊讶。
不过一想到,赵昕身边的赵珣,也不是一般人。
当初官家之所以看重,就是因为这赵珣曾在官家的面前亲自排兵布阵过。
如此一想,便又觉得合理了。
估计现在很多人还在想着,其实赵昕在练兵这一块,其实出力很少,这支军队,大抵全都是赵珣的形状。
因此,便有谏官向官家委婉地提醒,豫王殿下才这么小,这兵权如今肯定都落在赵珣的手上,这样让赵珣一个人长期掌握着兵权,对豫王殿下来说,是否真的能算得上是一件好事?
将来要是所有士卒都只听赵珣,不听豫王殿下的该怎么办?
那这不就是唐代时的那些掌握着兵权的宦官没什么两样吗?
到时候,说不定废立豫王殿下,全在他们须臾之间。
赵祯在听完了以后,也是回道:“卿等的话,不无道理,我回去问问。”
然后赵祯便回去问赵昕,这支黎元军,是不是全都是赵珣的形状。
赵昕便道:“爹爹你在想什么呢,这可都是我一点一点地给训练成这样的。确实!赵珣他们见到士兵的时间,肯定比我见到士兵的时间要长,但士兵还不至于不知道连谁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帅,还不知道。”
赵祯便道:“这不是提醒你一下么?自五代战乱以后,士兵作乱的事情屡屡不鲜,你得自己注意着才好。”
赵昕便道:“我这可都是良民,跟爹爹你那些贼配军不一样,而且,他们的妻子、儿子都在我手里呢。是我给他们分的地,又不是赵珣给他们分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