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更是如此。
为何军队那么多的叛变,还是军人叛变。
这还不是因为一些地方官,还有军队当中的将领不当人给逼的。
在范仲淹跟富弼谈论着赵昕的时候。
赵昕这边,也是一边网罗人才,一边,看看如何才能把自己所挑选的人才,给塞到朝堂上去。
即便不能一下子就当宰相,起码,也得混进去两府三司的底层去。
以前没有那样的想法。
那是因为赵昕不太想影响他爹爹的权力。
而且他爹爹的,不迟早都是他的。
但是……
现如今,他却慢慢地意识到了,自己不这么做不行。
毕竟这朝堂上,一个个都像是范仲淹、富弼这样的人,那只会成为他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他们所认同的那一套,跟自己所认同的,根本就不在一个频道。
其实如果他们能多闭嘴,少说话,准确地说,是少质疑,那倒也还好些。
主要是……
赵昕觉得他们有时候挺烦人。
倒是有点怀念他老师了。
他老师晏殊虽说是有点混,但起码,自己想让对方做什么,对方从来都不会推辞。
即便是有什么意见,那肯定也是跟你商量着来。
而不是像范仲淹、富弼这种,搞得自己好像做点什么事,就跟杀了他们全家一样。
好像这天下不是姓赵的,而是真的是士大夫的一样。
所以赵昕才说,他其实真的非常想学朱元璋。
也不知道当初李世民到底是怎么受得了魏征的。
不过其实从史书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自打贞观十年,还是多少年,也就是恰好长孙皇后去世的一段时间以后,其实李世民也不怎么喜欢听大臣们的谏言了。
但是如果大臣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