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的书吧,其实他也不读书的。
不过……
他不读书,不意味着赵哲也不需要去读书。
只是……
有的书,你可读可不读。
尤其是一些什么仁义礼智信的道理这些,其实读来也没什么用。
就拿写了孙子兵法的那孙子来说,要真按照仁义礼智信,还哪有什么孙子兵法?
还有你比如说太宗文皇帝,他要是真孝顺,就不能挟持他爹爹李渊。
所以……
若是有人教你这些东西,你听听就好。但你也别表现得那么不耐烦,让人一看就看出来,你对这些东西很是不屑。
只见赵昕对赵哲道:
“这些东西怎么说呢,其实是拿来安定百姓的,是一种拿来束缚百姓的工具。”
“身为太子,将来的皇帝。”
“你当然不能那么愚笨,什么都听。”
“就好比秦始皇的儿子扶苏。”
“赵高派人说让他自杀,他自己就自杀了。”
“可当时他手里有三十万兵,你居然叫我自杀?”
“蒙恬当时还劝他,要派人去重新确认。”
“可对方却说,父亲让他死,他又怎么能不听从呢?”
“如果那是我,当收到诏令的那天,我就要清君侧了,这一定是父皇让赵高这狗东西给蒙蔽了。”
“这才是一位雄主该干的事。”
“而扶苏为何会这样?”
“一个,史书上记载,他本身就是一个很仁慈的人,而他的这种仁慈的根源又是什么?”
“因为他身边都是那些教他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人士。”
“当然,其实扶苏之所以会养成那样的性格,也一点都不难理解。当你是扶苏,你出生在秦国,你自打出生以来,你就看尽了秦国百姓的困苦,你